凯发k8国际-南特主场不敌斯特拉斯堡,遭遇失败

欧冠 10-14 阅读:16 评论:0

  【军武次位面】作者:杨树

  二战纳粹德国南特主场不敌斯特拉斯堡,遭遇失败的三大名将古德里安、隆美尔和曼施坦因中南特主场不敌斯特拉斯堡,遭遇失败,曼施坦因无疑是其中最富有才华的一位。与另外两位来自平民阶层的将军不同,他出身于贵族之家,受过良好的教育,任职经历甚多,各种业务都很熟悉,既有实战经验,理论功底也很深厚。他集一流参谋长和一流军事指挥官于一身,运用各种战术非常熟练,一生中少有败绩,在战略眼光上尤高一筹。

  普鲁士的“军三代”

  1887年11月24日,埃里希·冯·曼施坦因(Erich von Manstein)出生于柏林的一个贵族家庭,但此时他还不叫“曼施坦因”,而是叫“弗里茨·埃里希·冯·李文斯基”(Fritts Erich von Levinski),因为他的生父是爱德华·冯·李文斯基(Edward vonLevinski),一位普鲁士贵族,同时还是炮兵上将。那么他应该就叫“李文斯基”才对,为什么又会成了“曼施坦因”了呢?这还得从他母亲那边讲起。

  

  ▲生父养父皆贵族,可怜光彩生门户

  这位未来的元帅,此时还是“李文斯基”的小婴儿,已经是其父母的第十个孩子了,但他母亲的小妹妹,却是不能生育,非常想抱养姐姐刚生下的这个小家伙。姐姐当然体谅妹妹了,于是这个小小婴儿,便被过继给了他的姨妈一家,而他的这位姨夫,事实上的养父,正是步兵上将乔治·冯·曼施坦因(Georg von Manstein 上图右),从此时起,“李文斯基”便成了在后世人中如雷贯耳的“曼施坦因”,而他还有一个舅舅更加为人所知——后来的德国陆军元帅和总统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两家都带“冯”(von),这可是普鲁士贵族的标志。“von”这个词相当于英语的“of”或“from”,是“来自”的意思,和荷兰语中的“van”,法国人姓名中的 “de”都一样,用于表示贵族身份,而非姓名的一部分,并且一律小写。如果直译的话,至少在中国人看来就不太“贵族”了——“乔治?冯?曼施坦因”就是“来自曼施坦因家的乔治”,这不挺平常的吗,哪里像贵族啊?不过人家讲究并且自觉,普通平民可不敢随便乱加“von”,于是“冯”就成了贵族的象征。

南特主场不敌斯特拉斯堡,遭遇失败

  

  ▲家庭和少年军官团的教育塑造了曼施坦因

  虽然曼施坦因是被抱养,但养父一家对他视若亲生,小曼施坦因在这精神和物质上都没有什么亏欠,长得健康活泼。这位老曼施坦因不仅自己是军人,祖上几代都是普鲁士军事贵族,是不折不扣的军人世家,这也注定了曼施坦因要从军,这在普鲁士的传统中,也是一件非常光荣且自然的事情。曼施坦因从童年到青年也是按照这一“自然规律”来成长的——曼施坦因在斯特拉斯堡的“贵族学校”接受小学教育(1894-1899),这里在1870/71年就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小学之后的去向也自然是军队——此时已经13岁的曼施坦因进入了位于普伦和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少年候补军官团(cadetcorps)。在这里,曼施坦因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斯巴达式的教育”,不仅经受了足够的磨炼,还被灌输了普鲁士先辈开疆拓土的“伟光正”事迹和德意志民族“生存空间”理论,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904年,曼施坦因和生父、养父的合影

  两年之后,在经过了近乎苛刻的考试之后,他又迈进了格罗斯利希费尔德高级军官学校,学习高级军官和参谋人员所需要的业务知识。以现在的角度看,很难想象一个只有15岁的少年已经在为指挥千军万马而做准备了,但当时就是如此。在这里,他见识到了更多的先进科技和军事理论,并且具备了初步的参谋技能,还学会了法文。1904 年,曼施坦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选入宫中,成了德皇威廉的一名亲随副官,这是一种非常光荣的待遇。两年后,1906年3月曼施坦因被德皇派往近卫军步兵第3团,成为了该团的一名见习军官。这个团实际上就是德皇的“御林军”,连士兵都是贵族子弟,兴登堡也曾在此团任下级军官。把曼施坦因派到这里,显示了德皇对他的认可。1907年1月,还不满20岁的曼施坦因晋升为少尉,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军官。

  一战的考验

  1913年10月,25岁的曼施坦因由于表现出色,由近卫军步兵第3 团推荐,被选送到柏林军事学院学习,这是当时德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近代德国军事教育的奠基人沙恩霍斯特、西方兵学之父、《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等人,都曾在这里任教。曼施坦因在这里接受了新式步兵战术的训练以及更高层次的战略思维。但他在这里的学业仅仅持续了不到一年,就被打断了——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的在萨拉热窝的两枪,打死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瞬间引发了欧洲诸列强长达四年的“大乱斗”,与奥匈帝国签有“攻守同盟”的德国也在其中。卷入战争的德国需要大量的兵力和军官,曼施坦因这样的“天之骄子”也得披挂上阵。他被编入第二近卫预备团,任中尉副官南特主场不敌斯特拉斯堡,遭遇失败;几个月后就被晋升为上尉。

  

  ▲在曼施坦因的眼中,一战中的德军走到哪里烧杀到哪里,已经没了普鲁士的骑士精神

  在战争初期,曼施坦因并没有上阵厮杀的机会,他担任的所谓“副官”,其实是团长的“生活助理”,主要任务居然是照顾团长的饮食起居(这哪里是军官干的活……)。一段时间后出任作战参谋,算是干了点本行,但也不需要直接带兵。而且他所在的团就是一个“助攻”部队,主要就是打扫战场,名曰参战,其实只算是跟着行军,一路从比利时打到了法国。而等到进入了法国,曼施坦因才算真正见识到战争的残酷——村镇被炮火轰平,平民尸横遍野,双方军队也伤亡惨重,正如德皇威廉二世训示那样:“一切都应当被淹没在火焰和血泊之中……这是唯一能使退化了的民族感到畏惧的恐怖手段……假如我以人道主义为怀的话,战争必将延续好几年……。”

  

▲曼施坦因上尉和希特勒下士共同经历了一战,但他们的故事只是开了个头

  德军一路打到巴黎城下,但由于法军的拼死抵抗和德军战术失误,使攻陷巴黎成了泡影。双方最终形成了谁也吃不掉谁的堑壕对峙战。战局陷入了对德国非常不利的消耗战, 1914 年11 月中旬,曼施坦因快要年满27岁时,经受了第一次死亡考验——他在前线观察所侦察敌情时被炮弹炸伤,当即昏迷不醒,因伤势较重,被送回后方治疗,好在医生比较高明,总算保住了性命。

  半年之后他伤愈复出,被调到军团们军团参谋部,远离了危险的前线。此后,他随军团参谋部参加了对塞尔维亚和俄国的作战,取得了不错的战果。等到东线比较稳定后,曼施坦因又回到了法国前线,参加了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而曼施坦因大概也不会想到,在索姆河战场某个角落里,他未来将要效忠的“元首”,此时还是下士的阿道夫?希特勒也正拿着毛瑟步枪在战斗。

  正是在索姆河战役中,曼施坦因第一次见识到了坦克这种新式武器的厉害,这可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并由此萌发了以坦克取代骑兵的最初设想。由于战场上损失巨大,德军不得不从机关抽调人员到充实一线,这样曼施坦因又先后到了第4骑兵师和步兵第213 师任作战科长,任职经历可谓丰富,这也使他对军队情况有比较完整的了解,为以后成为大师级的指挥员打了个坚实的基础。

  两战之间的“创新”

  尽管像曼施坦因一样的优秀军官不少,但也不能挽救因战略失误而导致的失败,德国最终战败投降,受到了《凡尔赛条约》的严厉惩罚,不仅领土被割,要负担巨额赔款,军队也被限制在十万人。条约表面上使德军不再“有害”,但实际上却比任何德国自己的“军改”都有效——德军不得不优中选优,留下了最好的精英“种子”,而且在武器装备上的各种限制,也让德军不得不搞了许多“创新”,这些都让当年的协约国在二战初期吃到了自己种下的苦头。

  

  ▲曼施坦因夫妇和他们的女儿

  曼施坦因因为成绩优异、任职经历多并且战争经验丰富而被留用(其家庭名望也是一个原因),在魏玛共和国为重建德国陆军而设立的一个委员会中工作。1920年,曼施坦因与一位西里西亚地主的女儿,尤塔·西贝丽(Jutta Sibylle von Loesch)结婚,第二年有了女儿吉塞拉(Gisela),1921年有了第一个儿子吉罗(Gero)。这时的德国条件本来就艰苦,还要偿付赔款,再加上后来的经济危机,德国一下子跌到了历史的谷底,人民的不满日益高涨,这为纳粹的上台制造了足够的土壤。巧舌如簧的希特勒对人民许下了摆脱贫困的诺言,对军队则许以扩军的承诺,并且以旧军官们非常熟悉的“生存空间”相蛊惑,大揽了军民之心,终于在1933年成功上位。

  

▲军迷们非常熟悉的“三秃子”就是根据曼施坦因的设想而研制出来的

  1935年,希特勒恢复了义务兵制,并宣布要建立12个军36个师的军队,从而打破了条约的限制,曼施坦因由于重建有功,升任德国陆军参谋本部主管作战的第一厅厅长,并在第二年升为少将。在三十年代的这段时间里,古德里安提出了集中运用装甲部队进行突击作战的思想,而曼施坦因则从步兵的角度提出了“突击炮”的设想。

  这是鉴于一战血的教训而产生的思路,“突击炮”又像坦克又像装甲车,是一种具有装甲保护的自行火炮,主要扮演步兵的近距离火力支援任务。这个设想遭到了多数上层军官的反对,却得到了一线步兵部队的支持。最后还是由于陆军总司令弗来彻的支持而最终得以变成现实。曼施坦因的设想直接催生了了“StuG”系列突击炮的诞生,在后来的实战中被证明价廉物美的实用武器之一。

  从波兰到法国

  1938 年4 月,曼施坦因离开了关系复杂的参谋部,出任处于德波边境的陆军第18师师长,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担任部队主官,也是一个难得的历练。1939年8月,已经是中将的曼施泰因调任南方集团军总部的参谋长,在这里他为龙德施泰特上将制定了入侵波兰的“白色计划”(Operation FallWeiss),利用了德国和波兰之间的地理形成南北夹击的之势,在后来真实的波兰战役中,德军依照此计划很快就将波兰各部队分割包围并歼灭,波兰被“闪电亡国”。

  ▲这是德军在五天之内的成果,中央突进,分割法国的设想非常明显

  拿下了波兰后,在外交上的连锁反应就是英法对德宣战了。虽然英法只说不动,但希特勒的战争机器却不会因此而停下,他的矛头又转向了西方。进攻法国是德国永远都要面对的课题,本来德国准备沿用一战的老方案“施里芬计划”,但这已经太为人所熟悉了,曼施坦因为此制定了一个大胆的奇袭计划——德军进攻的主要矛头转回中部,以装甲部队为主实施突击,经过比利时南部、卢森堡和阿登森林地带直抵色当,直插大西洋海岸将法国切成两半。

  这个方案风险大但也最出敌意料,本来这个计划由于风险大而并不被看好,但由于一架载有原计划的联络飞机误降比利时,希特勒最终采纳了曼施坦因计划。后来的事实证明,死抱着一战思维的英法军根本没有料到这一招,被德军迅速击溃歼灭,法国人苦心经营的“马其诺防线”成为了千古笑柄。如果不是因为希特勒莫明其妙地下令在敦克尔克停止进军,恐怕英法军将会全军覆灭,曼施坦因也得到了“闪电伯爵”的绰号。

  鏖战苏德战场

  1941年3月15日,曼施坦因被任命为第56装甲军的指挥官,准备进攻苏联。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的制定并没有他的份——一个前线指挥官无权过问更高层次计划的细节。希特勒在波兰和法国的冒险成功也使得此时包括曼施坦因在内的德军上下对这位独裁者更加信服,对于入侵苏联的准备也是尽心尽力。在准备充足的前提下,又加上在战略上达成了突然性,曼施坦因的部队进展迅速,在开战后的4天之内, 就前进了200公里,抵达道加瓦河,令苏军措手不及,此后一路攻下了卢加,直抵列宁格勒。但此时德军战线拉得太长,苏军也增强了力量,德军只能围困列宁格勒而不能攻占。

  在苏德战场上真正体现曼施坦因指挥能力的战役是克里米亚战役。1942年希特勒为了消除苏联对罗马尼亚油田的轰炸威胁,准备攻打克里米亚半岛,曼斯坦因此被命令接任第11军团司令一职。此时的苏军不仅在兵力上具有3至4倍的优势,还掌握制海制空权。但就是在如此不利的态势下,曼施坦因仍然敢于以采取攻势,并于7月4日攻陷了塞瓦斯托波尔,克里米亚落入德军手中。

  希特勒致电曼施坦因,称赞他为“塞瓦斯托波尔的征服者”,同时晋升他为陆军元帅。而苏军不仅丢失了土地,人员损失也很大,根据苏军官方资料显示,在塞瓦斯托波尔防守的苏军共有106,000人,只有25,157人成功撤出,而德军则宣称俘虏苏军17万人。

  

  ▲“如果保卢斯没有抵抗到底,俄国人将把用于对付他的兵力拿来进攻南线,在那里我只有两个罗马尼亚师,因此第6集团军最后一个人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曼施坦因出色的指挥才能使希特勒将他当成“救火队员”使用,在斯大林格勒告急之时,希特勒又派他前去救援。但这一次曼施坦因却没能成功。原因自然不是他不愿意去救,而是他认为无论是突围或救援很可能后果都会很糟糕,突围会使战线出现大口子,引来苏联的追兵,救援部队在苏军的优势兵力和恶劣天气之下也很可能是“肉包子打狗”,牺牲第6集团军来吸引苏军,给德军其它部队撤出赢得机会,可能还是最优选择。

  事实上这一判断极有可能是对的,因为后来有时间重整的德军都遭受了不小的打击,更不消说连轴转的情况下了。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后,苏军的信心过分膨胀,曼施坦因看到了这一点,利用苏军轻敌冒进的心理、后勤补给不及的缺陷以及部队过度疲劳的劣势,在苏军强弩之末时,在哈尔科夫给了苏军反手一击,还给了苏军一个小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并重新夺回了哈尔科夫,缓解了南线形势。此役苏军损失兵员在86000人以上,丧失坦克322辆,飞机110架,火炮迫击炮3185门。

  

  ▲希特勒罕见的前线视察,接待者就是曼施坦因

  曼施泰因对希特勒非常忠诚,但他认为最高统帅只需要关心政治、外交等大局,战场上的问题只需交付给将领,对于希特勒后来越来越多的“死守到底”命令完全无法认同。而到了战争后期愈发顽固的希特勒根本听不进去,继续把德军扔进消耗战的泥潭之中。

  因此二人的矛盾也渐渐大了起来,再加上希姆莱的蛊惑,希特勒终于在1944年3月31日决定解除曼施泰因的指挥权,不过还是给了这位老将一个荣誉——橡叶带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然后完全退出现役,成了一个“退休干部”。

  

▲1953的曼施坦因和夫人,此时已经完全一幅平民装束了战后经历

  1945年1月下旬,苏军逼近曼施坦因退休后生活的东普鲁士,这位老将深知俄国人报复手段,以免遭屠戮,他将家人疏散到德国西部的格尼茨,自己则在1945年8月23日向英军投降,成了一名战俘。

  在被拘押期间,盟军给了曼施坦因一个任务——编撰德军发展史,期间曼施坦因听闻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参谋部被定性为六大犯罪组织之一,立即向盟军提出了抗议。后来越来越多的德军将领加入抗议行列,迫使盟军两年后撤销了这一定性。在纽伦堡审判期间曼施坦因并未被起诉,而是以证人的身份出席,但后来迫于苏联的压力,英国不得不在1949年8月判处了他18年监禁,不过在1952年就由于“健康原因”而被释放了。

  1956年西德重建国防军,由于对抗苏联的需要,也由于曼施坦因的军事才能,他成功地东山再起,成为了联邦德国国防部高级顾问和联邦国防军名誉参谋长,同时也是北约军事顾问之一。他于五十年代写下了两部著作《士兵的一生1887-1939》和《失去的胜利》,尤其是后者,是研究二战军史和军事理论的必读书之一。其实从书名也可以感受到他对于二战的遗憾——要不是希特勒这个傻X瞎指挥,说不定我们就赢了啊……

  1973年6月10日,86岁的曼施坦因逝世,一代名帅告别了这个世界。后世学者一般认为,曼施坦因是一位出色战术大师,在苏德战场上经常以少胜多,在战略方面也远比希特勒更有眼光。

  从道德上讲,他也与那些犯下了屠杀罪行的死硬纳粹分子有区别——他在苏德战场上曾公开抵制了“枪毙政委”的命令,并下令部下不得执行这一命令。在法庭受审时,也没有为了撇清自己而出卖过去的部下和同僚,保持住了普鲁士军官的高贵品质。

  尽管他确实为希特勒的侵略战争出了力,客观上伤害了众多国家,但这也只是他尽一个军人的本份所造成的,大头还是记在纳粹党和希特勒的头上,况且他自己也为这场不义之战付出了足够多的代价,他的长子吉罗就是阵亡在列宁格勒前线,而他病逝于1966年的妻子也在战争中失去了儿子和兄弟。

  最后,就以乔良对曼施坦因的评价来结束本文——“……作为名将,他们的品质中却几乎无一例外地具有一个共同点——为人正直。正直是一个优秀军官的精神基石。尽管这些人可能会为一支错误的军队、错误的国家去作战,但这些人却始终会因保持心灵的正直和高贵,从而本能地拒绝卑劣。曼施坦因属于这群人中的一个,因此其终成名将。”

  参考资料:

南特主场不敌斯特拉斯堡,遭遇失败

  collections.凯发k8国际ushmm.org

  中华网

  沪江德语

  军事文摘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直达购买页面

网友评论